3. 明正德、嘉靖年代
不采用纳甲干支。放弃月令地支值日论强弱。
一、 不以日主论强弱
二、 格局不依据月令值日论格,诸如戊日主,寅月,立
春后五日内身强。而是寅就是甲,故取七杀格。(笔者注:就是月令换禄取格)
三、 采用阳死阴生——以十神认格,而论六亲,与纳音
五行相提并论。
四、 以天干、地支、纳音,曰:三元论命,这是《三命
通会》前一百年左右的论命推理主流。
五、 神煞并行于格局论吉命
六、 日、年并行。曰:年为本、日为主,多少仍受《永
乐大典》年时两头钳影响,年为主者,用纳音五行。日为主者,用河图正五行。
七、 支藏天干,依据阳死阴生、阴死阳生,重再分于十
干。阳干取长生,阴干取库,阴阳干同取禄、临官。

4. 明万历年代
此即是《三命通会》成书之时代,万历时代之命理学,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思潮。
一、 完全扬弃了纳甲干支、月令支藏天干只用于日主值日
强弱.
二、 四时五行思想抬头,形成日后清代,调侯用神之前身
三、 有得令、得地之说。得令之说为清代子平说必学,得
地之说则为清所淘汰(笔者注:得地有一定价值)
四、 今日之支藏天干已经完满地完成了,只是尚属草创。
故并未大力提倡。
五、 有特别格之形成与继承。继承者 如金神 魁罡 天官贵
人。形成者 如天元一气 从财 从劫
六、 女命形成单独之新单元题材
七、 得存而不弘扬发挥,以颇为详细的行文叙述河图、洛
书、纳甲、纳音、太玄等基本推理,而不引用到命式,实务中去
八、 初期形成财官派与格局派之分野
在明万历年间,子平之核心推理,已经二难在月令当令与天透地藏之间,两者尚未至一决胜负的地步,故《三命通会》——日干为主,专论财官。月令取格,乃分贵贱。有格不正者败,无格有用者成。有官莫寻格局,有格不喜官星。这已经明显表达出,格局派与财官派,两者之间,难取轻重。